离开了陵川,改道虞国,再往唐国。
上官玲嫁入的古家是滂西郡枝江城的数一数二的门第,城郊半数以上的田地和农庄都是古家的,三十多年前,古家唯一的姑娘嫁到了尧光上官,三十多年后,上官家唯一的姑娘又嫁回了古家。
上官家势头正好,现任家主又是古家家主的嫡亲外甥,古家也因此受益不少,上官玲嫁的虽然是四房嫡幼子,却是古家老夫人面前最得宠的孙媳,如今有了身孕,更是被古家上下捧在掌心。
落儿让知书递了上官家的信物过去,以自己的名求见上官玲,门房二话不说就报了进去,不过一炷香时间,就有人小跑着出来,恭敬地将落儿和知书迎了进去。
至于林元和张扬,也不愿进去吃茶枯等,就干脆在城里自行找去处了。
落儿还没到上官玲的院子,远远地就看到一个珠翠锦绣的少妇站在院门口,在两名丫鬟的小心搀扶下翘首张望,好似在等自己远行将归的丈夫似的。
落儿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少妇看到了落儿的身影,就迫不及待地提着裙子迎了出来,吓得她身边的丫鬟们个个小脸煞白。
虽然已经嫁为人妇,上官玲的容貌神态看着还跟未嫁时一样,见到落儿时喜得直扑过来,落儿忙伸出双臂将她小心扶住,她的丫鬟们才没有被吓得惊厥过去。
“落儿,你终于肯来见我了!”上官玲半是埋怨、半是娇嗔地说着,挽起落儿的手臂往自己院子里带。
“上回说再见到你时你都要嫁人了,没想到不但嫁了人,连孩子都有了!”落儿笑着打趣她。
上官玲脸上羞红一片,还要硬撑着顶回来:“那还不是你这一去太久了,我还当你早把我忘了呢!”
落儿笑而不语,心中有些发虚,上官玲这话,虽不中,也不远矣。
“你上次那两个手下没来?”上官玲说着,往落儿身后看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了知书。
落儿被她问得恍惚了一下,正想着要怎么回答,就听到上官玲同知书打起了招呼:“这位姐姐好面善啊!似乎在哪儿见过?”她声音细细软软,令人听了心生好感。
知书屈膝一福,柔声道:“奴婢知书,跟随姑娘不过一年有余,此前从未有幸得见夫人。”
上官玲主动拉起知书的手,打量了两眼,见她温婉娴雅,很是喜欢:“我看着姐姐就仿佛是从前见过的,亲切得很,这大约就是缘分了!”
落儿见上官玲身边的丫鬟看到知书无不露出惊讶之色,想起先前古管事所言,看来知书果然是同古家老夫人长相相似,这些丫鬟可不像古管事那样,见过年轻时的古老夫人,也就是说,便是年老了的古老夫人,也可以一眼看出与知书的相像。
知书农户出身,为何会同古老夫人相像?落儿一面同上官玲进屋说着话,一面分心想着。
同落儿互诉离情别绪的时候,上官玲的目光多次扫过知书的脸,终于福至心灵:“是了!这位姐姐生得同我外祖母极为相像!”
“七娘子——”丫鬟们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脸上又是焦急又是无可奈何。
不是谁都像上官玲那么迟钝的,这些丫鬟早就看出了知书像古老夫人,但知书只是个丫鬟,要将她和古老夫人相提并论,对老夫人也太不敬了。
也只有上官玲,能把这种话说出口了。
邓家人口虽然简单,规矩却是一等一的,这些道理知书如何不懂,上官玲一说出口,她的头就埋得更低了。
落儿倒不在意这些,微微一笑,道:“前阵子在晋国陵川遇到你母亲的陪嫁管事,也说知书长得像你外祖母,不知是不是巧合。”
这话一说,落儿就感觉到上官玲的丫鬟们不善的眼神,大约是觉得她失礼了,落儿眼睛扫了一圈,目光淡淡却隐隐威压,看得那些大丫鬟们低头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