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仅一江之隔的华夏。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我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决定华夏命运的战争。
张国富所在的连队入朝参战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敌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当时参加进攻的有来自美英,南韩,等六个国家的部队,装备有二百多辆坦克,三百余门大口径火炮。
每一场战斗都像是电影《上甘岭》所描述的那样,炮火连天,子弹如雨,异常的残酷,血腥。联合国军为了攻克一个阵地,那是能用的武器几乎都用上了。
重机枪,坦克,大口径重炮,重磅航空炸弹,燃烧弹,毒气弹,加上人海冲锋,一轮接着一轮,一轮比一轮还要凶猛。
阵地上每天都有连里的战友们受伤,死去。阵地上和前沿到处都是死尸,有的是自己人,更多的是敌人的,一个挨着一个,密密麻麻,破破烂烂,不可计数。
张国富所在的连奉命坚守354.6高地,经过了七天八夜的残酷战斗,在敌人的轮番狂轰滥炸,不计一切代价的进攻之下,全连伤亡惨重。
由于敌人异常凶猛的炮火和严密的空中封锁,通讯和给养早就断了。食物,弹药,药品,最关键的是饮水也没有了。
唯一能和上级联系的报话机都成了一堆的零件,和上级也失去了联系,阵地的情况无法向上级汇报,也没有办法请求援助。
战斗到最后,张国富也身负重伤,连长让他立即去师部求援。当时那种情况,谁都知道这是一次活命的机会,两人都想把机会让给对方。
最后因为张国富身负重伤,不能更好的参加战斗。所以就由张国富回师部报告情况,请求增援。
可是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一个正常人都很难或者穿过封锁线,根本别提他一个重伤员。这就是一个就死一生的任务,为了和上级取得联系,他只有拼了。
他用一根皮带将一个伤员绑在自己背上,连滚带爬的出了阵地。最后血肉模糊的见到师长的时候,只来得及说了一句:“首长,我们连……”就昏过去了。
随后,张国富被紧急送回国内治疗伤病,经过多方努力,他最终顽强的活了下来。
张国富伤好之后马上就被部队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送到了南方一所炮兵军校深造学习。
可是就在这前程似锦,春风得意的人生阶段,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复员,转业,回地方。
部队领导,军校领导,大大小小的领导。同学,战友,挨个的劝说,可是都无法让张国富改变主意。
张国富出人意料的回了原籍之后,当地政府对于这个家乡的战斗英雄非常的重视。经常地请他做报告,演讲,讲述他的战斗经历和英雄事迹。
本来当地政府都已经打算安排他到县里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了,可是这个大功臣却一门心思的要回农村老家种地!
可是在当地。他名气很大,几乎谁都认识他,每天都是生活在荣耀的光环里,根本就实现不了自己当农民的愿望,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没有办法过。
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改名张国福,偷偷去了一个正在招工的城市。
从此。他就在当地的矿务局消防队干起了消防员的工作。消防队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解散了,他便留在了矿务局所属的火药厂当了二十多年的工人。
这二十年里,他不是制造火药,就是坐着闷罐车押运炸药。再不就是装卸炸药,一直到他退休为止,每天几乎都是在和死神打交道。
张国福到这个新的城市的时候,档案,户口什么的都没带,更别提立功证明什么的了。
几十年间不要说同事,朋友,就是他的儿女们也只知道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仅此而已。
后来,他跟儿女说起他回来的原因。他说曾经和他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们都不在了,他不想借牺牲了的战友的光,享受他们带给自己的荣誉。
每次战斗的胜利从来都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去掉这些所谓的大功,我就是一普通的劳动者,我可以用我的双手去创造和平生活。
在军校的时候,张国福收到过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女学生和青年的来信,很多都表达出了对英雄的爱慕之情。
但是朴实的他却还是与同村青梅竹马的农家姑娘结了婚,过起了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