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大国崛起1857 > 第五百六十四节 教育改革(1)

第五百六十四节 教育改革(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之前朱敬伦所有的改革,最深入也只到达了县城一层,而且一开始只是从最容易的口岸地区入手,这种商业性质的区域,经历力量起到的作用,比乡村社会要大得多,因此改革往往局限于经济性质。

在中国,经济往往是最好改的,因为中国人非常实际。

但政治,就比较难改,最难改的则是基于思想的传统习俗。

哪怕到了21世纪,中国人在思想上,依然保持了相当大的传统,有好的传统,比如讲究孝道,非常重视家庭,那时候只有中国人能够为了养活妻儿,一年到头在外工作。

也有不好的,那就是法制观念淡薄,不善于利用法律维护权益,遇到不公的事情,不是寻求法律的支持,很多时候依然喜欢聚众私斗。出现医疗纠纷,找七大姑八大姨围攻医院,出现征地纠纷,也是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做钉子户。其实这些都可以用法律手段解决,但法律判决了,对他们不利的,他们也拒绝接受,依然是七大姑八大姨上。这都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当然另一方面则是司法机关本身做的也不好,没有公信力。

朱敬伦在改革中,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碍。从最早的开口岸,到最近的修铁路,都遇到了暴力抗拒的情况。他之前一直使用各种手段柔性化解了,现在基本上做到了能开放的口岸都开放,珠江沿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港口。甚至连广西的梧州,也开放了贸易。铁路也持续推进下去了。

但在教育问题上,跟传统势力的拉锯,则依然处于相持阶段。

早在十年以前,朱敬伦还没有公开造反,当时打算开科举的时候,就遭到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抵制,当时各地的老夫子相互串联,最后甚至集体向朱敬伦进行了一次请愿。当时反对的是朱敬伦让胥吏成为正式官员身份,以及考试中加入数学内容。

除了这两件事,已经很多年没有老夫子集体请愿了,显然修铁路等事情,在他们看来,还没有搞教育这件事重要。

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朱敬伦这几年在教育上才格外的小心谨慎,始终避免跟保守势力正面对抗,一方面依靠科举来引导乡村教育,一方面在墟市上大批投入建造新式学校。

美国教育家詹森倒是不着急,他反而对大明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肯定大明的教育,也是肯定他这些年的工作。詹森一直坚持教育,应该保持本国的传统,在这一点上他倒是能容忍那些老夫子,可那些老夫子最不喜欢他。

这大概是美国人的世界观使然,他们似乎想给任何事务都赋予自由的内涵,所以詹森对强制推广统一模式的教育非常反感,但这个时代正是强制教育大行其道的时代,连美国都引入了普鲁士式的教育模式。可詹森对这种方式大肆批评,认为这让美国孩子失去了很多,他很怀念过去的英式教育,一个家庭教师负责孩子方方面面的知识培养,从拉丁文到数学,一直到大学才结束教育,这种一对一的家庭教育之下,家庭教师不但能够针对孩子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且长期在一起还能培养出感情,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更有人情味。

作为教育家,詹森有自己的理念没错,可是这种方式确实能培养高级人才,但是对于推广十分不利。英国人始终认为自己的教育是最成功的,英国的大学也是后世唯一能跟美国大学相比的名校。但英式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拥有非常良好的教育条件,他们能够从小就接受哲学、音乐等等人文教育,最后考入剑桥、牛津。但是那些在普通学校里打打闹闹长大的孩子,最后基本上都成了学渣。

朱敬伦不是不认可这种精英教育,但是他觉得那是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的事情,因为现在就推广这种精英教育,那种成本不是大明能够负担的,现在的大英帝国,都承受不起,导致英国教育普及率还不如日本。

其实精英教育跟普及教育之争,就是传统的学徒制,跟现代的工厂化之争,让家庭教师以带学徒一样的方法教授学生,还是让老师以工厂生产产品的方法流水线一样传播知识,当然在教育效果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詹森坚持的精英教育不无道理,但朱敬伦明确告诉他,大明要的是普及率,哪怕十个精英都能成才,也比不上普及教育之下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能成才最后总数来的大。

詹森知道大明优先考虑的是普及率,其次才是精英教育的问题。

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建议,那就是不要打破传统的私塾教育,他认为那种一个老夫子带几个或者十几个孩子,一直教授到他们考科举的办法,正是一种精英教育,他认为老夫子们能在教授的过程中,跟学生形成深厚的感情,言传身教也更能将老师身上的行为习惯,传递给下一代。

只是这种方法对于人文教育,比如传统的基于儒教的道德教育,还比较有用,一个老夫子带几个学生好几年,能始终教导他们,确实比这个老师教一年那个老师教一年的年级制,更能给老师发挥的余地,因为老师可以根据没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办法,有的学生领悟力差,有的领悟力强,有的进步快,有的进步慢,如果统一的教材,容易让一些学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终被淘汰。

可还有一个问题,过去的私塾授课,往往是大大小小的学生一块上,四五岁的蒙童有可能跟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一起读书。如果老夫子水平高,责任心也强的话,那么就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法,蒙学的给蒙学,教他们识字;作文的给教八股文的写作技巧。因材施教,两不耽误。

但这种办法跟英式贵族教育一样,那就是效率太低,一个老师即便在用心,最多也不可能教十个孩子以上。

最后改进的方案是,一个老师依然只带一批学生,对那些学业明显跟不上同学脚步的,采取留级制。让老师教育的学生,始终保持差不多的学习水平,从而保证他们需要选择的教学方案在十个以内。这样让一个老师可以同时教育三十个以上的学生,从而大大提高效率。

朱敬伦最后拿到的方案就是这样,他越看越觉得熟悉,倒不是留级制度,而是一个老师教育一个班之后,会一直将这一批学生教到毕业,也就是一个老师在几年之中,只跟一批孩子打交道,一批孩子在小学阶段,只接触一个老师。

朱敬伦猛然想到,这不就是后世流行的跟班制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