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仁宗确实害怕战争!
宋朝的对外战争几乎屡屡战败,以前还有一个杨家替大宋撑着,现在杨门只剩下一门寡妇了,他真的不敢再打了!
如果兵强马壮,那只是如果而已。现在的情况是,就算包拯的话刺痛的仁宗,他也只能听着。
“皇上,吕相国求见。”
门外的太监高声回禀,仁宗抛开心中的烦恼:“让他进来。”
吕夷简进门之后先行大礼,然后跪下说道:“皇上,辽国使着耶律涅咕噜递来国书,请求皇上马上选派合适大臣与辽国就当今局势已经双方边境问题会谈。”
仁宗一挥手:“拿来我看。”
吕夷简递上耶律涅咕噜的国书,仁宗仔细的看了一遍。
耶律涅咕噜这是第三次上交国书了。辽国要和宋朝谈判,其目的就是为了迫使宋朝在辽国和党项人打仗的时候支持辽国,最不济要让大宋保持中立。
耶律涅咕噜三次上书,一次比一次催的急,让仁宗赶紧委派大臣来谈判!这一次说的更是直截了当,如果宋朝再拖延的话,那么边关一旦发生摩擦,辽国对此概不负责!
仁宗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整个人气愤异常!李元昊能威胁自己,这耶律涅咕噜也能来威胁自己!
辽国疆域在仁宗时期比宋朝要大,虽然在经济上面没有宋朝繁荣,但是辽国人的作战方式却不是太依赖于补给。自己必须正视这份国书。他也早就想和辽国,和党项谈一谈,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因为谈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终解决的方式必然是战争!
现在的局势很清楚,辽国和党项已经开战了,而用不了多长时间,宋朝不可避免的也会被拖入战争,对手要么是党项,要么是辽国。仁宗现在希望的是用谈判把战争脚步拖长一些,让宋朝更晚一点介入,可以在战争之前争取到最有利的位置。
但是仁宗无法解决的问题是,谁去谈判?
“包爱卿,你认为我们大宋谁去和辽人谈判比较合适。”这就是仁宗对包拯和吕夷简的态度。他一方面需要吕夷简这样懂得歼猾的人,另一方面又知道,整个朝堂之上需要包拯、范仲淹这样耿直人,特别是有这种重大的国事需要人出主意的时候,自己只要依靠包拯和范仲淹这样的人。
庞吉不行,吕夷简不行,他们都是有私心的,他们都会把自己的私心带入国事之上,那样很可能会误了大事。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给自己最中肯的建议。
包拯思考了很长时间,如同庞吉一样,他得出了结论是,除非仁宗派朝中这些重臣,否则年轻一些的官员现在还都不是那耶律涅咕噜和张元的对手。
仁宗很是丧气:“真没有想到,我大宋自称人才济济,居然连一个合适的人都找不出来!”
包拯说道:“万岁,微臣心中倒是有一个人,不知道万岁敢不敢用?”
仁宗这时候还有什么不敢用的?当下说道:“讲!”
包拯双拳一抱:“微臣再次保举宋祁!”
仁宗听的一愣,很是失望。宋祁上次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很难看。仁宗本来就没有有过希望,派宋祁去也只是死马当做活马医。所以宋祁输了他也没打算处罚宋祁。
可是最后,当吕夷简和庞吉向这些发起进攻的时候,仁宗对朝堂上的一些小动作看的非常明白。他知道吕夷简和庞吉要做什么,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作为一个君主,仁宗那时候也认识到朝堂上只有君子是不行的,满朝小人会亡国,满朝君子也一样不能兴邦!所以他也装作不知道,顺势让庞吉和吕夷简杀回来。
他本来没有打算让那些正人君子太难过,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的对宋祁,文彦博,欧阳修等人极度失望!他失望的是,这些人看着夏竦和范仲淹站出来为他们挡去风雨,却安然的躲在这两位老臣的身后!
所以,仁宗最后处罚了欧阳修他们,却偏偏没有动范仲淹和夏竦。他不傻子,他看的很清楚。
宋祁再次被提出来的时候,仁宗很是犹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