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置这个怨及长官的赵鹏达?”
“行三十笞,以正军纪,另降军衔一级!”
蒋方震面无表情的道出了自己的意见。
“照你的意见办吧!百里,你从参谋部追过来,怕不单是为这件事吧!”
陈默然再次把视线投向那份长达千字的电报,电报于其说是那个“于阎王”请示如何处置赵鹏达,倒不是说是他想借赵鹏达的嘴讲出光复军中伤亡抚恤中存在的问题。
厚饷养兵,厚恤官兵,这是早在地狱岛上就定下的规矩,目的是为了让士兵无后顾之忧,上了前线方能奋勇杀敌,抚恤金从一百加到了两百、三百,再后来甚至让产业保险公司承包了光复军官兵的人身保险,阵亡官兵能拿到两百元的保险金。
厚恤官兵换来的士兵在战场上无人不是奋勇当先,可在厚恤阵亡官兵的同时,但对于伤兵……“长官,重伤员,不能退役了之,一百元的伤残金、几十元的保险金,的确,少了点,正像于师长解释的一样,有时无情不一定是残酷,无情不见得不是一种仁慈!杀死了重伤员,却给他们的家庭换去了衣食无忧。”
蒋方震的语中也颇带着一些无奈,在接到第六师上报的骑一师“处决”本师重伤员时,整个参谋部在震惊之后,更多的却是愤怒,军法无情,但那是军法,从每一个人加入光复军时,他们就被告知军队是一个家庭,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兄弟,以军为家,以血洒花,这是光复军的信条,而骑一师无疑令这个信条蒙羞。
最初按参谋部的意见,应该把于柱城还有涉及其中的军官押回南京受审,可十几万逃寇在陕西、甘肃等地烧杀劫掠的现实,以及对事件传出后对光复军的影响,最终事件还是被压了下来,于柱诚被降一级军衔了事。
或是没这封电报,谁知道骑一师这种残酷无情背后的无奈,用杀死自己的兄弟,换取兄弟家人的无忧,这种无奈与痛苦,或许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我对每一个战士作出的承诺!”
站起身的陈默然苦笑一下。
“但我没做到,至少对这些重伤员,我没做到,千方百计救回了他们的命,可最后,他们不能打仗了,对于军队也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就像赵鹏达说的那样,给人家一百多块钱,就把他赶回家了,不是骑一师杀了他们,而是……”
陈默然没有继续说下去,来回踱着步子,沉思了好一会,方才转身吩咐了一句。
“百里,我今天要去东海参加海军的演习,参谋部拟个章程,就是部队应该如何照抚重伤员,嗯!”
“执政,死者为大!”
蒋百里摇了摇头.见执政似有些不解,他便解释了一下。
“执政,可以想象如果将重伤者的伤抚提高到与阵亡抚恤相当或相近,一定会对官兵造成一定的冲击,士兵们或许会感激,但同样的也可能有人不能理解,毕竟伤者至少还活着,而死者却无法复活,在提高伤抚的同时,再提高的阵亡抚恤,根本就不现实,原本抚恤对于光复军来就,就一直担负着沉重的压力,像东北,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就支付了300多万的抚恤,这笔款子够建一个师了。”
明白蒋方震意思的陈默然这点了下头。
“嗯……这样,对赵鹏达的惩戒,暂时不急着发,我先考虑一下……等我回南京再说吧!”
挥了挥手,蒋方震便退了出去,而在他出去时,陈默然的脑海中仍然反复回响着,赵鹏达的一言言一句句,如果还有活路谁又想死呢?那些重伤员为何会喊着“骑一师万岁”,是因为他们对骑一师的感激,送他们一程,不是所谓的抛弃伤员,而恰是一种不抛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着自己的兄弟。
而造成这样残酷的“关爱”的是谁?恰是自己!
是自己制定的并不合理,但却又合理的制度,“关爱”了为自己打江山的士兵。
对不起他们啊!
无奈的重摇着头,陈默然眉间带着些苦意,有时候好心并不见得能结出来好果,加大伤恤不合适,除非同时加大阵亡抚恤,否则肯定有人心生意见,当初制定伤抚条令时,就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最初重伤员的抚恤只有几十元,让那些没了腿脚的伤员拿着几十元,他们怎么可能过一辈子,拖累家人,害人害已。
死成了最好的选择,对那些被补子送一程的士兵,何尝不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恩惠。闭上眼睛,陈默然想起自己从执政斧出来时,到下关的码头的一路上,在街道上不乏拖着残伤的身体乞讨的乞丐,在那些乞丐中一定有伤残退役的士兵,对于很多伤残士兵来说,于其回到家中拖累家人,他们宁可选择在外流浪乞讨为生。
想着那些人,陈默然凝着眉,心头尽是难以言状的酸楚,阵亡者付出了生命,得到的是荣誉和一定的实惠,而那些伤残士兵呢?他们得到了什么?只是乞讨的破碗而已。
“不能这样!”
想着那些为用鲜血把自己一步步推向宝座的士兵最后沦落街头为丐,陈默然的脸色变得极为痛苦。
“要是建个荣军院安置他们呢?”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陈默然的眼前就是一亮。
“对!就建个荣军院来安置那些伤残士兵,国家养不起,我来养!对,就这么干,能有多少伤员,我能养得起!”
眼中突然闪出一道神采,唇上普鲁士式的八字胡的一端随着这道异样的神采扬了起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