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路进攻的德军士兵,一直冲到了距离苏军阵地大概200米左右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德军士兵训练有素地,部分士兵继续利用机枪向苏军阵地实施火力压制射击,部分士兵则取出单兵工兵铲,就地开挖卧姿掩体壕。在这个距离上德军的机枪射出的子弹已经可以对苏军的炮阵地上的人员造成威胁,致使炮阵地上的苏军士兵不敢轻易站起身来,毕竟炮阵地只是个半敞开的工事,护墙只有半人高,又没有上盖,机枪子弹可是没长眼睛的,打出来就等你撞上去。(嘿嘿,本书中对这个炮阵地的描写,八成搬了我当炮兵时连部旁那个供士兵平时训练用的简易炮阵地的环境来写,据说以前前辈门还在那里炮击过金门。希望军老大不要说我泄密。)
虽然45mm加农炮有装甲挡板,但是毕竟炮的体积并不大,防护能力有限,炮兵们唯有半蹲着来操作射击,能打一发算一发。这样一来,炮击的效果就大大减低了。战场上讲究的就是距离,任何武器都有其在一定距离上的优势,机枪在这个距离上进行火力压制要比大炮要有效得多。现在最有效的攻击反而是迫击炮,苏军有三门而德军有两门,你炸过来我炸过去,就看谁先把谁先干掉了。
德军的装甲运兵车在距离苏军阵地正前方机枪碉堡200米左右停了下来后,德军士兵也纷纷跳下了车,依托着运兵车周围,就地挖单兵掩体。德军的装甲运兵车毕竟不是坦克,如果太接近苏军的机枪碉堡,车上的士兵也会被射伤的,这样一来战场上就出现了短暂的对持局面。
两百米在战场上是一个敏感的距离,在黎明战斗打响后,苏军哨站的士兵,已经紧急地在正面的道路上埋设了一些地雷,为的就是防止被敌人长驱直入攻到营地前,而地雷就是埋设在营地前一百米至两百米的道路及两旁。如果德军的运兵车一直开进的话,地雷将是迎接他们的拦路虎。边防军平时除了巡逻,在边境线埋设地雷也是其主要的任务。
这时波波夫已经躲到了阵地的一边护墙与通道之间的角落,规避德军时不时打来的迫击炮弹,机枪的子弹也偶然会在头顶嗖嗖飞过。
“真可恨,什么时候才能搞一支专门的狙击步枪用用。”这时波波夫拿着步枪,躲在角落里,间或中从护墙上的了望射击孔,向德军士兵打打冷枪。几次想用步枪狙杀德军操作迫击炮的士兵,但由于距离太远,打了几枪都没能成功,并不是自己枪法不好,而是没有步枪用的光学瞄准镜。
虽然处在激烈的战斗中,很奇怪,自己现在的心情却是那样的平静,冷眼地看着苏军和德军士兵之间的对持射击,默默地等待着战场局势发生变化。以自己对战场形势的分析,暗暗觉得如果德军没有必胜的把握,是不会这样夹击苏军哨站的,德军奉行的是闪电战法,阵地战可不是德军所擅长的。这样在哨站前就地挖掩体,起到的只是围困的作用,难度德军是想派工兵冒险冲上来爆破苏军的碉堡堑壕工事,还是另有后手呢?
新的一周再次冲新书榜,请大家踊跃给《二战大兵》投票啊,月月逍遥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