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庞国华的讲述中,他的声音时而淡定,时而激动,心中的话化作许许多多无声的符号在房间里飘动。
庞国华一个将近五十岁的男人,蹉跎了半生,浪荡度日,到头来暮然间发现什么都没有,更多的只是老婆的一句句抱怨,不多的亲人看怪物似得白眼。
人的顿悟和悉心革面,或许只需一瞬之间,庞国华就是这样,他打定注意要重活一次,纵然此时的他已经四十多岁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再充裕。
年龄大,没有一技之长,空有雄心和满腹赚钱养家的计划,到头来全都成了无用功,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凭着感觉,和自己多年的爱好,庞国华拿起了笔杆子,妄想在文字这个世界里,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
现实骨感的程度远远超过理想丰满的程度,投稿被拒,一次两次乃至于十次二十次,庞国华没有灰心,后路没有了,既然做出了选择,他义无反顾的妄想着靠着文字养家糊口。
报刊,杂志??????所有能投稿的地方他都试过,当一封封的退稿信雪片般飞来,这个刚强的男人,悔过自新的男人,也扛不住了,巨大的压力让他有了从来没有过的绝望!
看到在抱怨的妻子,牙牙学语的第四个儿子,庞国华摸了一把鼻涕,开始转变方向。文章不行,那就写剧本,投了一家又一家的影视公司,各大导演,全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他再次绝望了,酗酒成了常态,喝完了,看老婆不顺眼揍一顿,第二天起来悔过之后,继续喝。
那天飞天公司给他打来了电话,说是有关他的剧本要谈一谈,庞国华又看到了希望,换了身新衣服,匆匆而去,幻想着命运从此改变,却没想到等待他的依然是无情的拒稿,跑国华绝望了,彻底的绝望了。
手中拿着那份被拒的稿子,走上了天台,既然老天要把他逼死,那他就死给它看!
??????
苏岩和顾南烟拿着完整的稿子离开了,双方约定,明天让庞国华去他的公司具体谈谈这个剧本的问题。
“直觉”和“自认为”是两个很抽象的概念,一不小心便会酿成大错;苏岩对这个剧本的肯定只是来自于主观判断,这和电影运作以及未来上映能不能取得好票房,只能算是赌博!
苏岩不要赌博,他要百分之百的把握,从一开始他就是这么想的。
在自己办公室内,苏岩用自己的相机未来的镜头,给这份稿子拍了五六张照片,待照片变化之后,苏岩心中才有底了。
第二天,苏岩便带着庞国华回到公司,签了合约,对剧本原稿和顾南烟商量之后,做了细微的修改,让庞国华拿回家继续润色润色,苏岩要的是精益求精!
这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类型片,主打悬疑,加入警匪扫毒,各种在华夏电影业因为禁区被很少应用的元素。苏岩不担心过审的问题,华夏电影业越来越开放,他只想赚钱,不该碰的他不会碰,审查和备案应该没有问题
庞国华原稿的名字是《致命抉择》,够简洁,也很有指向性,顾南烟和苏岩两人一致认为这个名字可以用。当然为了防止意外也想了几个备用的名字,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次拍电影,投资不可能太大,面临选择往往很少。拍文艺片,去国外参加电影节,通过获奖,获得媒体关注,从而带动在国内的票房成绩;这种方式看似稳妥,风险同样不可控。
能不能获奖谁也不知道,那些电影节的评委口味如何,没人可以在只有一次机会的情况下得到这些人的认同;那需要漫长的等待,有时也需要靠运气;就算天上的陨石掉下来砸在你脑袋上,获奖了,也无法保证影片的票房。
文艺片向来不是市场的宠儿,只有大师级别的导演才能凭借着名气在市场上活下来;特例是存在的,大火的文艺片不是没有,只是苏岩这一次不可能寄希望运气,或者碰概率来获得高票房。
有人给文艺片下的定义就是看不懂的电影就是文艺片,这多少有点戏谑的味道,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一个事实;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思考,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那只是属于很少一部分所谓的文化精英;大部分人去了电影院,寻求的是感官的刺激,娱乐占据主要部分,更不用说一个又一个的情人节档期,一对对恋人在甜蜜的氛围中,打情骂俏的看完整部电影。
文艺片这条以小博大的路走不通,大制作大场面,高预算,对苏岩和他的公司而言,暂时只能是一个遥远而切实的梦。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