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新京的帝冠式,或者大上海的本国式样,亦或者新区的东方式,其中归到底,都意味着一点——东方民族意识的觉醒,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于建筑上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民族心理、民族自尊的展现,所以,请你们不要抱怨,我们是在浪费建筑资源,如果我们这是浪费的话……”
视线的余光注意到董大酉朝自己走了过来,孙吉特意把声音微微一扬。
“那么欧美各国所采用的诸如巴洛克之类装饰风格,难道不是一种浪费吗?对于欧洲和美国来说,你们有你们的建筑风格,同样,在东方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也有自己的审美观点,而现在,我们所尝试的正是将西方的现代建筑文明与东方的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诸位,我想你们不仅不应该抱怨什么,反而应该庆幸,因为相比于你们的同行,你们在这里所得到的,所学习的,都将会使你们在未来亚洲,拥有更多为广泛的市场……”
虽是对方是台湾人,但董大酉还是从孙吉的这一番话中,对这个青年建筑师产生了好感,加之先前从王华彬那里得知,孙吉是丢弃了伪满的要职,从东北“逃”至关内,自然好感也就更浓厚了。
“你好,孙先生!”
在董大酉向孙吉伸出右手时,孙吉笑了,笑容很灿烂,那是年青人应该流露出的笑容,可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为何会笑出声来。
电灯下,制图桌上,凭借着记忆,孙吉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绘制出了一张简易的图纸,随后,他看着图纸,在脑海中反复回忆着,与董大酉在建筑规划室内目睹的那张图纸上的每一个角落,以尽可能的完善这一张图纸。
“嗯,应该没有什么遗漏之处了吧!”
看着绘图板上的图纸,孙吉自言自语着,半个月前,在那栋建筑投入使用之后,他便盯上了它,只不过因为投标建筑行的关系,他能做的仅仅只是远远的打量那座防卫森严的建筑,而为了获得这份图纸,他一直在寻找着机会,终于,现在通过董大酉的关系,他能够一睹那栋建筑的草图。
“科技情报中心!”
念叨着这个名字,孙吉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儿,从他来到这里,即便是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他仍然从许多施工机械中,发现北方公司在技术上的一些过人之处,比如像那种反铲挖掘机,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液压式的挖掘机,尽管他拍摄了一些照片,可是国内的企业通过对照片的分析,却认为极难仿制,除非弄到实物或者图纸。
获得实物,根本就不可能,与其它任何一座城市不同,公司新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面私人领地,公司通过一切方式,限制外人的进入,嗯,更准确的说辞应该是限制“非官方渠道进入”,即便是有人以访客的名义进入,也很难接近那些机械,因为机械设备有专职的操作工,有特定路线,现在,在这里甚至有一个笑话,外来的小偷偷走一包钉子,却因为不会走路,而被公司保安抓获,实物没有办法,那只能在图纸上想办法了。
几经打探之后,一无所获的孙吉最终还是把视线投向了刚刚成立的“科技情报中心”,故名思意,那里或许正是北方公司的技术大本营,问题在于,如何进入那座防卫极为严密的建筑,想进入那里,首先必须获得建筑图纸,而董大酉正是他获得图纸的敲门砖,作为中国名气最为响亮的建筑设计师,董大酉和许多建筑行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设计科技情报中心的建筑,同样也在其中,也正是从那时起,孙吉便一直等待着与董大酉的结识的机会,直到两天前的餐会上,他终于成功了。
而更令人庆幸的是,幸好,那座建筑的设计初衷并不是用于“科技情报中心”,而是公共图书馆,这使得事务所得已保存平面图纸,用于展示其设计。
在人行道的内侧,一道半墙半栅的院墙后方耸立着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这栋楼房地面四层、地下三层,左右结构对称。这栋建筑引人注目的是正门外立面前,有六根古希腊式的圆柱,而在正门上方,是一个四方的长脊屋面单层塔顶,四个方向上各配一个老虎窗。为了彰显“东方风格”,在整栋楼的二楼之上配有一圈的东方瓦檐和装饰性的支拱。
作为设计师,孙吉知道此建筑的风格,整体看是东方风情,但大门口又透露着西方建筑的庄严,在整体效果上,很好的结合了不同风格的设计元素。比一些建筑突兀的塔楼更“民族”一些;而比新区一些建筑复杂造型又多了几分简洁,整体效果更加简约而厚重。
这里就是科技情报中心,这是孙吉第一次靠近这栋建筑,这里就是“北方公司科技情报中心”,在中心的大门入口中央,有一个岗亭,岗亭内坐着几名保安人员,尽管大门敞开,但是却横置着钢制的挡栏,而且地面上也有钢质挡板,透过半人高的院墙上的栅栏,可以清楚的看到穿着白色制服的武装保安。
“这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