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爱是寂寞的过往 > 第六十八章 一个忧伤的诗人

第六十八章 一个忧伤的诗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风扇发出嗡嗡的声音,不知道是因为时间长了缺机油,还是因为张缄心情不是太好,张缄感觉到一丝烦躁。

窗外月光似水,张缄很多个失眠的夜里都和月夜有关,或许他只是记住了和失眠时候的月夜。

燕子的脸就像半轮明月一样,当张缄感到绝望或者感到荣光的时候,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燕子,燕子不单是一个他深深热爱的女孩,在深层次上她还是他精神上的寄托。

燕子和他一起从张家村走出来到了凤城,是巧合还是命运的使然,张缄不得而知。在这个夜晚,他突然感觉到命运之中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安排着这一切。

比如在高家村他认识高小丫、刘小凤,胡东,还有那个打篮球的叫牛方强的少年。

但他却不知道所谓的命运之手的具体安排,比如他和燕子故事的结局,比如他的将来。

烦躁的他想起身看看夹在书中的燕子的照片,试图在照片中找到他和燕子将来的蛛丝马迹,但他的头脑却昏沉沉的身体拒绝起来,他像是月光下在大海里随波逐流的一叶孤舟,漫无目的的飘着,在风扇的嗡嗡声中,张缄最终还是睡着了。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开一扇窗。

张缄觉得上帝对他有点吝啬,门是真切的关上了,窗户开的无比的小,小到只有诗歌能够通过。

随后的一段日子,张缄放学就去离凤城一中南门一百米远的那个书店找老板聊天,如果你对距离没有概念。

那就是从南门出来途经“球迷餐馆”,再经过“眼镜超市”,然后往南走六十步左右,就到书店门口了,书店的名字就叫“书店”,很显然,你猜对了,老板是不是很浪漫,他可是凤城作家协会的记名诗人。

完全可以想象,一个诗人老板开书店生意会差成什么样子,杜老板的书店和斜对面的“考试书店”的生意比,毫不夸张的说,“书店”生意差的只剩下一个“书店”这个名字了。

靠近学校开书店,不卖考试资料,“书店”的三十多岁的杜老板却任性的卖文学书籍,在张缄买了一本《校园诗歌精选》后,坐在柜台的杜老板主动拉了把椅子和张缄谈起了诗歌,托尔斯泰、普希金、泰戈尔、徐志摩、顾城、海子……

杜老板唾沫在阳光下上下翻滚,在唾沫翻飞的那个傍晚,张缄在凤城找到了一个忘年交。

结果就是在张缄心中早已经埋下的诗歌种子,终于在一个合适的地点,在遇到杜老板后,种子发芽了。

那时候的杜老板已经在各大报纸杂志发表诗歌一百多首了,他丝毫没有鄙视只发表过一首诗歌的张缄,在熟络之后,他把他发表的诗歌拿给张缄看,张缄看完一首后,就不愿意看了,杜老板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写的东西基本都是想象出来的,吹到天上落到地下的,张缄看了三首后就尿遁了。

不单是文人相轻,最主要的是张缄不喜欢杜老板诗歌的风格,张缄喜欢一些真实忧伤的诗歌,这样的诗歌仿佛一把利刃,能直接插到张缄的灵魂深处,在他战栗感受到无比的快感。

张缄在和杜老板交往的日子里,前后耐着性子看了杜老板的十几首诗歌,还是看着买书杜老板打折的面子上,张缄到现在还是记得杜老板的一句诗歌,也算是对杜老板的一种尊重吧。他写到:

往事在村头的歪脖子树下,荡着秋千。

当然,张缄觉得和杜老板聊天、谈论诗歌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卖书看书,还是有很厚的文学底蕴的,常常能说出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在这方面张缄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写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只是在和杜老板交谈的时候,张缄不会坐在他的对面了,他的唾沫像加了催化剂一样射程太远。

随后的一段日子,张缄沉迷在自己的诗歌世界里,看诗写诗,有时候为了写上一句满意的诗歌,常常愁眉不展的思考一上午,最终的结果是挫败和失败。

张缄常常和别人说,只要故事开了头,就会自动的结束。张缄在发表一首诗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写过一首自己满意的诗歌,更别说让编辑满意的了,这完全背离了他认为对的原则。

这种得而不能的感觉,在很多年后的张缄遇到一个姑娘的时候越发的强烈和不安。

或许还有人记得,在凤城一中的校园里,有一个汗毛浓重的少年,时而低头不语,时而远眺田野。

他叫张缄。

一个忧伤的诗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