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摄政王的小妆娘 > 第1章 妆娘

第1章 妆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兴县,王家。

脸儿圆圆、身段富态的王太太向来都是个弥勒佛,不说话都先带三分笑,这会儿却急得一张肉肉的脸都快皱成了苦瓜。

今儿是七月初三,宜嫁娶。

苏县丞的妹妹要出嫁,嫁的是本县的举人老爷,还请了王家前去吃酒,本是大大的喜事。

因为王太太高堂尚在、儿女双全,再加上生得富态,本县稍有些名头的人家嫁女都爱请王太太前去为新娘子梳妆。苏县丞早早就预定了王太太这日留出空来,后者也欣然答应了。

结果,也不知是不是王太太心情过于激动,到了这天清早,王太太起床时被自己绊了一跤,摔得不轻,这会儿正歪在塌上哎哟哎哟叫呢,床都下不得,哪里还能去做什么梳头娘子。

只是县丞大人的面子不可不给,这时间也未免太巧了些,此时派人去解释,只怕一时间也难以找到其他合适的梳头娘子,万一县丞大人怪罪下来,王家又没个有功名的子弟,只怕以后的日子要难过了。

王太太愁眉苦脸的,连自家老爷一会去吃酒的衣衫都懒得挑了,拉着王老爷绞尽脑汁想办法。后者一个大老爷们,哪里会知道哪家婆娘手艺好能胜任这个职司,只能陪着王太太愁眉不展。

侍立一旁的婢女却提了一嘴,“咱们家铺子做工的那个裴娘子似乎很会梳妆,那妆容也不知什么妙手点的,总觉着跟咱们的不一样,特别好看。”

王太太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快去桂花巷请人!”

婢女踯躅道,“只是不知道她会不会梳头……”

王太太瞪了她一眼,“哪个女子不会梳头,就你笨还要赖上别人。我每次去铺子里,见着裴娘子头上的花样时时换。她呀,保管会!”

婢女答应着去了,走到门口却又探头回来问:“铺子那边的活儿?”

王太太恨铁不成钢道:“给她批半日假!快去快去!”

于是,裴宝儿就这么被王太太哄着替她去了苏县丞家,生平第一次充当梳头娘子,给出嫁女梳妆。

苏姑娘的闺房里挤满了亲戚女眷,热闹极了。裴宝儿一进来,众人的目光就落到了她身上。

只见她身材偏瘦,一身普通的艾绿衣裙,巴掌大的小脸,五官生得也算标致,就是皮肤微黄,且眉眼有些耷拉,折损了不少姿色。

有人窃窃私语:“请的妆娘怎的这么眼生?模样还不错,就是年轻的很,苏夫人怎么不请个老道些的?”

听到这些细微的质疑,裴宝儿不免有点紧张,手里汗津津的。

她很怕一会出汗糊了妆被这些女眷看到她脸上黄一道白一道的,毕竟,为了不跟新娘子抢风头,她来之前已经很努力地在扮丑了,用了她自制的深色阴影膏和粉底混着将整张脸涂得黄黄的,还把眉眼都修饰了下。

但看向苏姑娘眉眼低垂的含羞模样,以及她不住绞手帕的紧张姿态,裴宝儿慢慢就淡定了下来。

成亲的人又不是自己,她就是来兼职当化妆师,有什么好紧张的。最坏的打算,不过是化坏了,荣登苏家黑名单,以后也没法干这个兼职罢了。一点都不悲惨,真的!

裴宝儿笑着给主家苏夫人打过了招呼,假装没看到对方眼中隐含的担忧,八成是怕自己搞砸。她开始给苏姑娘梳头,手下动作熟练,口中也照例说起了“一梳梳到尾,二梳姑娘白发齐眉”这样的吉祥话,一直说到“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才开始动作利落地开始盘发编发髻。

苏姑娘生着一张容长的脸儿,五官端正,就是吃了脸型的亏,姿色稍减。

裴宝儿没有梳最流行的飞天髻,因为那样会显得新娘子脸更长,且苏姑娘发量偏少,梳那飞天髻须得加入大量的假发片,不仅梳的人累,新娘子顶着一头假发也累。故而,裴宝儿选择给苏姑娘梳的是十字髻。

先将头发盘成一个“十”字行的发髻,填充入一定假发片固定,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一鬟直垂至肩,上用簪、钗固定。

这种发髻所需发量不多,也不需要插满头珠翠,只一个小小金珠冠已经够贵气逼人,一会盖上红盖头就好了,也为新娘子省了不少事。最重要的是,两侧垂下的头发可以起到修饰脸型的效果,此外,因为没有刘海一说,额头上方的头发裴宝儿没有梳得很紧,打造出了一种自然的蓬松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饰额上发际线的效果。

裴宝儿手脚很快,登时苏姑娘便旧貌换新容,虽还未上妆,整个人已经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

围观的众人看在眼里,纷纷啧啧称赞,唯有刚才唱衰裴宝儿的长舌妇马氏嘴上讷讷应和着,心里却酸溜溜的。

裴宝儿看着自己手下的成品,满意一笑,又打开自己带来的妆盒。

虽然王太太交代过了,说是苏家富足,姑娘的胭脂水粉、梳头工具都自备了一套上好的,她完全可以空手去。不过,裴宝儿还是带上了自己的一些家当。

有些年轻的小姑娘便耐不住好奇心探头看去,只见那妆盒虽然小,却五脏俱全。总共有三层:上面一层都是些寻常的圆盒,印着梅兰竹菊的花样,估摸着就是胭脂水粉;中间一层则有些不一般,竟是大大小小的鬃毛刷,做得十分精细,最粗的不过鸡子大,最细的堪比蟹爪笔;最下一层放着两块似玉的石头,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只是出现在妆盒里显得有些诡异。

有人看到那些刷子,不免惊讶地嘀咕起来,一时间吸引了不少女眷的注意。

马氏也看在眼里,小眼珠子转了一圈,立马觉得找到了扳回场子的方法,故意大声道:“哎哟,你这妆娘怎么连个绞面的线轴都不带?光带这些个刷子,该不会是想用蛮力给我们家姑娘开脸吧?”

裴宝儿手下动作一顿,茫然地挠了挠头。

“啊?王太太没说要开脸啊,在我们老家,这活计不都是姑娘家的姑姑婶子辈的做么?”

这话倒也挑不出什么大错来。

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女子出嫁前必须绞面,这是最轻省的活计。一般来说,女方家底如果殷实,多半会请个身份高点的夫人来做这活计。而梳头、上妆的工作比较繁琐,又会换专门的梳头娘子上。

譬如说,苏县丞完全可以请县令夫人来做这事,彼此沾沾喜气,但你总不好意思赖着县令夫人做梳头娘子的累活吧?

但,如果是小门小户,也顾不得讲究这些规矩,直接请个全福太太来包办了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