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臣大笑,“说到我心坎里了!只要和氏璧是一块玉料而非玉璧,秦始皇既然得之,又怎么会用其他玉料制作传国玉玺?而制作传国玉玺的余料,除了小渣和碎末,但凡成块,必不会弃之!”
杨四海指了指余耀,“你这不光说了三点啊,而是三合一了,传国玉玺,和氏璧,陨石之玉。如果这么说,秦始皇制成的传国玉玺,就是用了和氏璧,而这被认定为陨石的小玉块,也是来自和氏璧。”
余耀反问,“你们不就是以这个思路来追查的么?”
“不是我们以这个思路,而是当年谭如肃的父亲,江南谭家是用的这个思路!当然了,我们不会轻易否定这个思路,但最终,还是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余耀此时已经彻底冷静下来,“这个事儿吧,听起来让人心驰神往,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传国玉玺即便是和氏璧制成,两者合二为一来谈,那找到的机会也很渺茫。”
吴臣却幽幽说道,“一百多年前,各方面条件都不如现在,江南谭家尚且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找寻。如今,我们的条件不比当时强多了么?”
余耀心说,这件事儿,自己作为特聘专家参与,说白了,只剩下使命感和荣誉感了,因为即便找到了,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收获,顶多就是比别人先知道。若传国玺一旦浮出水面,国家最终还是会向公众发布的。
实际上,即便他不知道官方的行动,做个假设,万一撞破天大的运,侥幸得到,也是不敢私藏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不过,谭家当时在努力,这么重要的东西,鬼眼门难道一直阒寂无为么?还是鬼眼门并不认为能真正找到传国玉玺?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点,就是土字口负责玉器。但是土字口传人才朋玺却是知道当年情况最少的;甚至接受传人的身份,也是在土字口掌眼郎先琨去世之后。
在鬼眼门秘藏中,土字口到底私藏了什么器物,也是一概不知。
杨四海的话打断了余耀的思索,“关于传国玉玺,你的所知的脉络和情况是什么?”
“也没什么,若不说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的关系,还是正史野史交杂的那一套。”余耀就此也自我梳理了一下。
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本意自然是大秦江山子孙万代相传,结果刘邦围困咸阳之后,子婴便降了,献出了传国玉玺。此后藏于长乐宫,西汉君王代代相传。
王莽篡汉之时,传国玉玺在王太后手中。其实王太后是王莽的姑妈,但是老太太忠于刘家,最后被逼无奈,怒摔传国玉玺,玉玺被摔缺了一个角,王莽后来是用黄金补上的。
王莽倒台之后,光武帝刘秀得到了传国玉玺,东汉又开始相传。后来曹丕建魏登基,是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的。
据说曹丕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又在肩部刻上了几个字“大魏受汉传国玉玺”。但这一点很多人不信,因为传国玉玺本来也不是汉室刘家的,这么干,有点儿画蛇添足,也有点儿此地无银,曹丕不至于琢磨不透。
西晋司马家后来又得到了传国玉玺。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偏安一隅,这是一个相当黑暗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