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老太太来了。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问安。
老太太满面慈祥,笑得和蔼,摆手让众人坐下,这才在谢嬷嬷的搀扶下走到前排正中的位置。
见杜晓瑜今天穿得喜庆,心中越发欢喜,“筱筱还是穿桃红色更好看些,活泼,有年轻人的朝气。”
杜晓瑜陪着笑,“奶奶喜欢就好。”
“喜欢,当然喜欢了。”老太太拉着她坐下来,“听说你这段日子跟着教养嬷嬷们学礼仪,可还习惯?”
杜晓瑜道:“孙女自小不在大院里长大,自然是不习惯这里面的规矩,所以才要学嘛!”
老太太道:“你娘性子软,很多时候理不了事儿,下人们要有伺候不周的地方,你只管跟你大伯母说一声,让她重新给你拨一些人过去就是了,你是这府里的主子,断不能受了委屈还悄悄瞒着。”
杜晓瑜俏皮道:“有奶奶宠着,谁还敢怠慢了我呀!”
老太太闻言,笑着戳戳她的额头,“你这张巧嘴呀!”
老太太的位置,右边是杜晓瑜,左边还空着,也不知道是谁。
杜晓瑜的右边倒是杜晓珍,见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眼眸微闪,说道:“听说四姐姐是十月份的婚期,可惜了,三房就咱们两姐妹,如今我刚回来,四姐姐就要走。”
老太太道:“那也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呢,晓珍,你就快出门子了,这期间要和妹妹好好相处,吃穿用度,我都让你大伯母比照着筱筱的给你拨,要还有哪里不满意的,只管提出来。”
杜晓珍忙道:“吃穿用度上,祖母待孙女自然是极好的,只一点,孙女这么些年虽是跟在母亲身边,却未能好好给祖母尽孝,每每想到此都觉得遗憾心痛。”
老太太听罢,沉默了一会。
其实她并不讨厌杜晓珍,但她不喜欢杜晓珍的生母梅姨娘。
要说这府里,哪位爷没个妾室,二爷就有三房妾室,外头纳的良妾两房,方氏的陪嫁抬起来的一房。
便是规矩厚道的大爷,也有两房妾室。
但不管是长房还是二房,那些妾室都是有来路的,要么良妾,要么陪嫁丫鬟里面抬,梅姨娘这种,那就是野路子来的。
起初是被偷养着的外室,后来怀了身子,野心越发大了,要名分。
人都挺着肚子上门来了,老太太即便不待见梅氏,总要顾及一下她肚子里的杜家血脉,这才会不得不把人给留下来。
梅氏又生的是个丫头,老太太自然是连带着一起不待见了。
所以对于杜晓珍,老太太只是给了她一些体面,要说什么宠爱照拂,那是压根就不存在的。
这也就是杜晓珍痛恨自己出身的根本原因。
其实她要求的不多,只想像府里其他女儿一样能讨老太太欢心,可就是因为她生母那不堪的来路,把她什么都给毁了。
定州这门亲对于一个庶女来说,的确是天大的好福气,她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像上头的姐姐们在出嫁前挪去老太太的德荣堂做绣活待嫁,谁都知道在这大院里,得了老太太喜欢,哪怕你是个庶出,走路的时候腰杆子都能挺得比别人直。
那是一种风光和体面,杜晓珍也想有,也想争一争。
只是,她败在了自己的出身上。
老太太看似对她哪都好,实则哪都不上心,全是敷衍。
杜晓瑜适时道:“四姐姐不是常在我耳朵边念叨,奶奶身边有个姑姑绣功一绝,想跟她讨教吗?姐姐如今是在给未来的公婆做行头,太普通了可不好,你公婆未必看得上眼,难得今儿这么个喜庆的日子,姐姐还不趁机沾了这喜气向奶奶讨个赏?”
杜晓珍立时反应过来,忙给老太太跪下叩头,“还望祖母成全。”
有杜晓瑜出面,说的话又句句借着今天的“喜气”,说白了,杜晓瑜就是想让老太太卖她个面子。
流落在外这么多年,怕是要天上的星星都给摘了,这么个要求,能不答应吗?
老太太看了一眼杜晓珍,摆手道:“你要喜欢,赶明儿便收拾收拾去德荣堂的西厢住下,我让林姑姑教你就是,别跪着了,快起来,这么多客人看着呢,像什么话。”
杜晓珍满心欢喜,“多谢祖母。”
起身的时候,感激地看了杜晓瑜一眼。
杜晓瑜坐下来,侧头低声道:“我也只能帮你到这份上了,剩下的,你自个看着办。”
“我知道。”杜晓珍颔首,“谢谢小妹出手相帮,这份大恩,我会一辈子铭记于心的。”
没一会儿,外头进来一个衣着华丽端庄的妇人,被一众丫鬟婆子簇拥着。
老太太身边的谢嬷嬷道:“老太太,老姑奶奶到了。”
老太太急忙站起身来,往后一看,还没开口,眼窝就热了。
老姑奶奶杜芳雯,是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嫁入了忠义侯府做嫡妻,是杜家目前为止嫁得最好的一个女儿,膝下儿女双全,与夫君心意相通,多年来琴瑟和鸣。
杜晓瑜听着杜晓珍小声介绍,心中感慨,这位姑母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忠义侯夫人一来,全场的说话声都停了下来,纷纷见礼。
杜芳雯笑着让众人不必多礼,径直走到老太太跟前,蹲了蹲身,“母亲。”
“细想想,咱们娘俩竟是半年多不见了。”老太太热泪盈眶,“我儿近来可好?”说着,上前扶了扶杜芳雯。
杜芳雯站直身子,笑容真切,“好,累娘成天惦记着,能不好吗?”
眼神儿一瞄杜晓瑜这边,脸上的笑意越发深了,“这便是我那刚回来的小侄女儿了吧?”
“是她。”老太太献宝似的介绍,“老三家的筱筱,这不,刚回来没几天呢!府里的人还没认全,对你就更是陌生了。——筱筱,快过来,这是你姑母,忠义侯夫人。”
老太太招手。
杜晓瑜上前,“晓瑜见过姑母。”
“好生标致的人儿。”杜芳雯由衷感慨,亲自将杜晓瑜扶起来,又心疼地道:“好孩子,这些年在外头,怕是没少遭罪吧?”
老太太提起拐杖敲了杜芳雯的腿,“你真是的,哪壶不开提哪壶,堂会这么热闹的日子,说什么晦气话。”
杜芳雯忙笑开,赔罪道:“是,女儿多嘴,该打,该打。”
一群人调笑着落了座,杜晓瑜这时才知道,老太太左边的位置是给姑母留的,看来是真疼爱这个女儿。
杜晓瑜一口气还没吁完,谢嬷嬷又来禀,说大姑奶奶和三姑奶奶到了。
大姑奶奶和三姑奶奶都是长房的,一嫡一庶,想来感情不错,否则也不会一道回娘家了。
不多会儿那二人就来见过老太太和杜晓瑜这个失散多年的妹妹,又是一番人情客套。
杜晓瑜险些泪奔,杜家怎么这么多亲戚,这要是一圈儿地全给见下来,堂会还没开始,她就得先累死了。
老太太问,“二姑奶奶呢,怎么不见她回来?”
大姑奶奶杜晓琳道:“二妹妹隔得远,怕是一时半会儿的也赶不到。”
“赶不到就算了。”杜芳雯道:“她身子骨不好,可别因为一个堂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老太太沉默不言。
之所以要把杜晓瑜的接风堂会定在今天,就是为了给远处的这几位姑奶奶足够的准备时间,帖子早就让人给送去了,就算来不了,也该先遣人回来说一声,如今这么不声不响的,要是赶得到也就算了,赶不到,那就是落她面子。
见老太太脸色不对劲,方氏忙上前来,“老太太,我已经着人出去看了,应该很快就能到的。”心中暗暗埋怨她这个女儿不懂事,重要的日子净给她拖后腿。
杜芳雯说起旁的事,轻而易举把这一茬给揭过。
杜晓瑜趁着众人不注意,打了个哈欠。
“妹妹昨夜没睡好吧?”杜晓珍关切地问。
“是起得太早。”杜晓瑜低声回她,“没想到堂会这么累人,下次再有,我要不干脆装病得了,省得一堆事儿。”
“妹妹头一回正式见过家里的亲戚,觉得累也是有的,等以后熟悉了,就没那么多礼节了。”
杜晓瑜耷拉着眼皮,强忍着困意,终于把唱戏的名角儿给盼上场了。
第一出便是她点的《牡丹亭》,杜晓瑜挺喜欢这出戏,很快打起精神来。
这种大堂会,人特别的多,除了同族人,还有其他的三亲六戚。
总而言之,不少人是奔着回春堂的名号才会给杜晓瑜这个面子来捧场的。
男宾和女宾的坐席分成左右,中间隔了十二扇花鸟屏风,酒菜吃食随着戏曲上。
听完《牡丹亭》,杜晓瑜觉得有些气闷,跟老太太说了一声要更衣便去了外头,静娘一路跟着。
“果然外面的空气新鲜多了。”杜晓瑜做了几下深呼吸,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戏园子距离梅园并不远。
而这个时候,梅园方向断断续续地传来吵闹声。
杜晓瑜和静娘对视一眼,二人轻手轻脚地朝着梅园走去。
然后见到几个府上的丫鬟正在责骂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缩在树脚哭成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