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红色莫斯科 > 第2582章

第258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间长了,我担心会有人说闲话。”“我在柏林这里又没有具体的职务,每天到处乱跑算怎么回事?”索科夫不满地说:“既然我每天都待在酒店里,你们自然也应该待在这里,不用管别人说什

么闲话。”

车队到了地方之后,瓦谢里果夫抢先下车来到后门的位置,帮索科夫打开了车门。

索科夫下车后抬腿就朝建筑物里走,瓦谢里果夫紧随其后。

“少校,”索科夫走了两步之后,停下脚步,扭头对瓦谢里果夫说道:“你就在外面等我吧,我一个人去见元帅。”

对于索科夫下达的命令,瓦谢里果夫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也只能服从:“是,将军同志!”来到朱可夫的办公室,索科夫见到一个穿列宁装的中年圆脸男子,他向朱可夫敬礼时,还用余光瞥了对方一眼,心里琢磨这是什么人,朱可夫对他说话似乎

还挺客气的。等索科夫敬礼之后,朱可夫起身从办公桌后绕出来,走到索科夫的面前和握了握手,随后指着那名男子对索科夫说:“米沙,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马林科

夫同志。他是柏林拆迁设备委员会的负责人,负责拆迁德国的各种工业设备。”

对索科夫来说,马林科夫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他连忙抬手向对方敬了一个军礼:“您好,马林科夫同志!”“你好,索科夫将军。”马林科夫起身握住了索科夫的手,笑着说道:“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不过你本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我听朱可夫元帅说,你来柏林

已经有个把月时间了,怎么样,对这里的生活习惯吗?”

“还行。”索科夫回答说:“元帅同志安排我住在阿德隆大酒店,酒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军中抽调的,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与国内没有多大的区别。”

“听说你最近都一直待在酒店里,哪里都不去。”马林科夫继续问道:“不知你待在房间里做什么?”

“我闲着没事,就在屋里学着写小说。”

说来也巧,马林科夫看过索科夫的小说,听到他的回答,不禁好奇地问:“索科夫将军,不知你的新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书名叫《普通一兵》,”索科夫回答说:“书里写的是战士马特洛索夫在战场上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从碉

堡里射出的子弹,最后壮烈献身的故事。”

“嗯,这是一个不错的题材。”马林科夫微笑着说道:“我相信这本书出版之后,一定会大受读者欢迎的。”

“希望如此吧。”

“对了,我听说你还写了一本书,”谁知马林科夫却出其不意地问道:“只写了几章,就因为其中涉及到了一些重要人物,而被史达林同志叫停了。”“是的,马林科夫同志,的确有这么回事。”索科夫点着头回答说:“史达林同志说,我书中提到的重要人物,大多数都还健在,如果我在书中所塑造的形象

,让他们无法感到满意的话,没准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没错,索科夫将军,你说得没错。”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马林科夫表示了赞同:“说来也巧,我在莫斯科的时候,曾经有缘见过你写的那些手稿。平心而论,写得相当不错,如果我不知正好知道你的真实身份,我还会以为你是一名资深作家呢。书中提到的某个人,就是心胸狭窄之辈,和他共事,会产生不少的矛

盾。”

索科夫不知道马林科夫说的人是谁,只能咧嘴笑了笑,权当是附和对方。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朱可夫叫着马林科夫的本名和父名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元帅同志,情况是这样的。”马利宁向朱可夫介绍说:“索科夫将军前几个月写了一本反应卫国战争的小说,书名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书一出版,顿

时异常火爆,甚至已经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歌剧。我还听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打算在近期拍摄这部电影。”

朱可夫听后,不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什么,米沙写的书,居然要被拍成电影,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听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说,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书出版后,索科夫将军立即动手写一本名为《围困》的小说,”马林科夫望着朱可夫说道:“由于

这本书的背景是列宁格勒,因此不可避免地提到了那几个人。最高统帅本人担心这本书出版后,会给索科夫将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便让他停止了该书的创作。”

向朱可夫解释完毕后,马林科夫扭头问索科夫:“索科夫将军,不知你打算什么时候再继续创作这本书呢?”

“不知道。”索科夫如实地回答说:“也许要等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有可能继续写下去。”“那真是太可惜了。”马林科夫满脸疑惑地说:“我看过你的手稿,写得相当不错,我迫切地想知道,小说里这些人物的最后如何。是牺牲了,还是活到了胜

利的一天。”“马林科夫同志,虽然活着看到胜利的一天,是人人所期盼的,但实际上却不现实。”索科夫表情严肃地说:“总会有人在保卫祖国的这场战争中,献出自己

宝贵的生命,为国家和人民流干最后一滴血。能活着看到胜利一天的人,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少一些。”

朱可夫等索科夫和马林科夫的聊天告一段落之后,才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米沙,过几天我们返回莫斯科的时候,马林科夫同志将与我们同行。”得知马林科夫要和自己一起返回莫斯科,索科夫心里不禁有些吃惊:“元帅同志,您不是说马林科夫同志负责德国工业设备设施的拆迁工作吗?难道这项工作

已经完成了?”“要完成德国重要的工业设备拆迁,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马林科夫说道:“但如今我已经把此事交给了我的副手,在我离开柏林的这段时间,这项工作将

由他全权负责。”索科夫心里不免有些纳闷,心说朱可夫返回莫斯科,是因为后面有人打他的小报告,而马林科夫为什么也想回莫斯科呢,难道其中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情吗?朱可夫显然看出了索科夫的疑惑,便向他解释说:“米沙,是这样的,马林科夫同志和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人沃兹涅先斯基,在工作上发生了一些意见上的分

歧,他这次返回莫斯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听朱可夫这么说,索科夫心里顿时明白,感情朱可夫和马林科夫两人都是同病相怜,上级都是让他们把职务移交给了自己的副手,然后返回莫斯科述职。

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索科夫试探地问:“元帅同志,不知我们什么时候返回莫斯科?”

“最高统帅部还没有给我们下达准确的命令。”朱可夫有些无奈地说:“所以我们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索科夫巴不得在柏林多停留几天,这样就能与阿杰莉娜多相处一段时间。谁知就在他高兴的时候,忽然听朱可夫说:“米沙,我还有一件事告诉你。根据可靠情报,巴顿将军昨天遭遇了车祸,情况有些不太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